栏目分类

你的位置:万达娱乐平台挂机软件 > 新闻动态 > 特朗普为何一上台就掀起全球贸易战?谁是赢家

特朗普为何一上台就掀起全球贸易战?谁是赢家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3:11    点击次数:126

美拟大幅减税增税相向而行

之前啊,特朗普在贸易代表办公室签了个行政命令,说从4月1号开始,要把所有进口的东西都收个20%的“全球基准关税”,而且对中国的东西还要再多收30%的关税。白宫的那个发言人说啊,这么做是为了“把全球贸易弄平衡点”,估计每年能给美国政府多收5000亿美元呢。同一天啊,财政部还公布了2025年的财政预算案,打算把企业的税从21%降到15%,个人所得税里那个标准的减免额度呢,也要提高25%。

美企喊疼通胀飙升特朗普还是不松手

特朗普的这套经济套路正在玩儿呢——一边拿着关税这把大砍刀,朝着全球供应链就是一顿猛砍;另一边又给自家的企业塞糖吃,给他们减税。中金公司的数据分析说啊,如果那20%的关税真的一竿子全插到底,美国进口的成本得暴涨17%,但是企业税率降个6个点,就能让投资涨个2.4个百分点。为啥呢?因为关税这钱得等个两三年才看得见效果,可减税的好处立马就能让选民们高兴。

历史学家就说了,这跟1930年的《斯姆特-霍利关税法》简直一模一样。那时候美国对进口商品收税直接涨了40%,结果闹得全世界都打贸易战,最后把经济大萧条推到了最深的地方。现在呢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算了一下,要是特朗普的关税全来了,全球贸易量得掉一大截,美国的GDP增速到2025年可能要少个1.2个百分点(这是他们1月份的报告)。不过特朗普的人就硬气地说:“这次不一样!因为我们手里有核按钮呢——关税的钱可以直接用来抵消减税。”

3月25号那天,特斯拉就给美国贸易代表写了封信,说25%的钢铁关税一收,他们的电动车成本直接涨了12%,他们可能得把生产线搬到墨西哥去了。同一天,沃尔玛也说了,因为进口商品贵了,他们打算下半年对日常用品涨价5%到10%。你看,消费者物价指数(CPI)都显示了,2月份的食品价格比去年涨了7.2%,这是1981年以来最高的数字了。

关税之墙:美国老百姓在替谁埋单?

经济学教授威廉·克里斯特说得好:关税其实不是什么“保护伞”,更像是个印钞机。现在沃尔玛把关税的成本转嫁给了消费者,特斯拉也被迫得削减研发经费,最后真正掏钱的人是谁?还不是美国那些中产家庭和创新企业吗?你说讽刺不讽刺?特朗普的减税计划里,最富有的那1%的人居然能拿走总减税金额的37%(根据Tax Policy Center的数据)。这让人忍不住想起他2016年竞选时喊的口号:“让墨西哥为边境墙买单。”结果呢?现在关税这堵墙的砖头,还得靠美国老百姓自己去搬。

《华盛顿邮报》拿到了一份匿名文件,上面显示如果关税收入没达到预期,特朗普团队已经想好了“第二招”——对进口能源征收200%的关税,同时还取消绿色能源补贴。他们说这样能让沙特用美元结算石油交易,填补财政空缺。这消息一出来,国际油价立刻涨了上去,布伦特原油直接冲破了每桶100美元。

3月27号那天,因为大家担心关税会继续加码,标普500指数直接跌了12%,触发了熔断机制。美联储连夜开会商量是不是要提前降息。高盛的分析师也发话了:“市场现在正在惩罚特朗普带来的‘不确定性溢价’,关税每提高1%,企业的投资就会推迟3个月。”(引用自高盛的研究报告)

这情况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!

特朗普的经济套路与2026年中期选举

简单来说,所有的政策目标都是为了2026年的中期选举。减税得经过国会批准,关税带来的收入要等两年才能见效,而经济数据得好看也得在一年内实现。这就解释了为啥特朗普突然对股市大跌不怎么在意——他的套路就是“先砸后救”:先用关税制造问题,再用减税当救星。可历史会真的重复吗?2018年因为关税股市损失了十万亿,到了2025年选民还会买他的账吗?

其实最可怕的不是关税本身,而是特朗普把经济政策变成了政治工具。他现在是用关税制造通胀,然后用减税来缓解这种压力,搞出个“痛苦—救赎”的循环。按照Tax Foundation的计算,十年内关税收入只能填补减税成本的一小部分。剩下的窟窿,要么靠印钱,要么靠再加税。这场游戏里,唯一确定的赢家可能是2028年的总统竞选对手。

提醒一下,文章里的数据都是来自公开报告,但特朗普的政策不确定性太高了,随便发条推特调整关税什么的,之前的预测可能就全都不作数了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